目录
1. 动态白墨
动态白墨根据设计图的总彩色墨水覆盖率自动调整白墨用量。
目的:
在不需要白墨的区域(高墨量覆盖率的深色区域)减少白墨。
在需要的地方(浅色或低墨量覆盖率区域)保持适当的遮盖力。
工作原理:
低墨量覆盖率: 您指定当彩色墨水总用量较低时应用的白墨量。
高墨量覆盖率 (达到墨量限制): 您指定一个降低的白墨用量,因为厚重的深色本身能更好地遮盖面料背景。
这可以节省白墨,提高打印的柔韧性,并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墨层厚度来改善面料的手感。
设置示例:
基础白墨 80%
动态设置 60-40% (200%):
当彩色墨量低时 → 使用接近 80% 的白墨。
当彩色墨量高时 → 白墨按比例减少至 40%。
您可以通过在校准向导中运行墨量限制测试 来进行微调:
打印测试页。
评估色彩鲜艳度和背景遮盖力。
相应调整动态白墨设置。
![]() | ![]() | ![]() | ![]() |
原始图像,蓝色指透明度。 | 动态 60 - 40 (200%)。
颜色越浓、越深,彩色墨水越多,白墨就越少。 | 与之前相同,但在振幅 10% 处添加高亮白墨 50%。 | 相同,在振幅 25% 处添加高亮白墨 50%。 |
2. 高亮白墨
高亮白墨选择性地为需要更强可见性的特定区域提供额外的白墨增强,例如:
文字
徽标
精细的图形
目的:
增强白色区域,而不会在整个打印区域过度增加墨量。
保持对墨水负载的控制,确保良好的遮盖力,同时不影响整体的柔软度。
工作原理:
当您在基础级别削减白墨时(例如,基础白墨墨量消减 (cut) 到 60%),会有一个未使用的百分比(100% - 60% = 40%)。
高亮白墨允许您分配该未使用容量的一部分百分比,以增强高亮区域。
例如:
基础白墨墨量消减 在 60%。
结果:在需要的地方总共 80% 的白墨(60% 基础 + 20% 高亮)。
关键参数:
振幅范围:
定义色彩变化在多大程度上被纳入高亮白墨效果的振幅。
低振幅范围 = 仅影响纯白色。
高振幅范围 = 影响更广泛的浅色调范围。
![]() | ![]() | ![]() | ![]() |
原始图像,蓝色指透明度。 | 常规白墨通道,平铺模式,在 60% 下开启。在最大白色处,我们使用剩余 40% 的 50%,即 20%。最终,所有像素 的白墨量是均匀一致的。 | 相同配置,平铺 60%,但在振幅 10% 处添加高亮白墨 50%。最终,在大多数颜色上为 60% 白墨,在白色部分为 80% (60+20)。 | 相同配置,平铺 60%,在振幅 25% 处添加高亮白墨 50%。您可以看到面料上较深的部分有更高用量的白墨。 |
3. 实际应用示例
设置 | 描述 |
---|---|
仅平铺白墨 60% | 整个设计图的白墨用量均匀一致。 |
平铺 60% + 高亮 50% (振幅范围 10%) | 仅在最大白色区域(小细节、徽标)增强白墨。 |
平铺 60% + 高亮 50% (振幅范围 25%) | 增强的白墨效果应用于更广泛的浅色范围。 |
动态 60–40 (200%) | 在深色区域使用更少的白墨,在浅色区域使用更多的白墨。 |
动态 60–40 配合高亮 50% (振幅范围) | 智能组合:减少深色区域的墨量,在关键高光区域增强白墨。 |
4. 最佳实践
使用白墨参考图测试:
在最终确定您的设置之前,始终使用校准向导的第1步打印白墨参考图,以目视评估:基础白墨的外观。
打印品的手感及柔软度。
智能地结合动态白墨和高亮白墨:
使用动态白墨优化整个设计图的墨水用量。
使用高亮白墨突出重要细节,同时不影响面料的柔韧性。
测试不同的振幅范围:
根据设计图的类型调整振幅范围:对于清晰的图形(文字、徽标)→ 低振幅范围。
对于艺术性或柔和的渐变 → 高振幅范围。
检查手感:
应用这些设置后,触摸打印的面料,以验证其手感是否因墨量过多而过于僵硬。